ㄜ、總之~就是不自量力的寫了專門講「認識賽道」這種把我個人後設認知剝開、切成碎塊組合成工具的系列書籍。
目前網路上沒看過有人講這類的方法或知識,國外有那種付費教學~一堂純學術課大約100~300歐元,要上二到三堂課,只講認知工具,或併入含實作試駕考照等賽車訓練營的全套課程裡會提到。
至於上述課程的內容網路上隱約有一些資料流出,但沒有解說、完整圖面也都藏得很隱諱……
也是啦畢竟是很金貴的課,就我自己有翻到的資料看起來和RCBE不同,但能看得出是在說認識賽道的【方法】。
工具歸根究柢還是看設計的人到底想讓別人知道什麼資訊,長得不一樣也很正常,不算什麼新鮮事,就是感歎一下國外的教學其實對保密工作還是很重視的。
RCBE工具書龜爬進度
2024/01/07 RCBE工具書撰寫中
2025/08/01 RCBE1【賽道基礎知識教學-入門工具】出版
2025/08/19 RCBE2【賽道基礎知識教學-選線悖論】龜速撰寫中
RCBE系列1
賽道基礎知識教學-入門工具
Race Circuit Basics Education – Getting Started Tools

作者&出版:Aiselinz/東草夏蟲Aiselinz
發行:2025/08/01
語言:繁體中文
檔案格式:EPUB 流式 (≒68MB)
頁數&字數:≒262頁、全書4萬中文字
ISBN:978-626-01-4549-1
售價:新台幣950元整,可能依平台產生其他費用
【賽道基礎知識教學入門工具 Race Circuit Basics Education – Getting Started Tools】書籍其他資訊點我展開
購書網址
Pubu電子書城
TWD$950,國內交易無手續費
BookWalker電子書城
TWD$950,國際平台但印象中無手續費…印象中
KOBO電子書城
TWD$950,使用google交易屬於海外交易有手續費
AppleBooks電子書城
USD$33,完全是海外交易所以有交易手續費還有apple自己的平台手續費。
有上架,不過蘋果不讓我對中華民國境內銷售,所以我不知在國外會怎樣販售。
(全球銷售51個國家就是沒有ROC+用美金訂價格所以很貴)
減少認識賽道的學習時間&溝通謬誤,一本不使用高深詞彙的入門書。
覺得自己跑山很厲害、想驗證一下實力的,請不要買這本書,因為這本書跟跑山八竿子/八輩子都扯不上關係。
這本書的內容僅兩種使用方式:
1.作為基礎全盤接受
2.用既有的經驗校正往昔缺失的基礎
不存在介於兩者之間的其他,所以幼幼、純小白 + 卡關的老薑們,請善用【快速傳送門】。
本書只為了賽道、只為了可能/已經成為摩托車賽車手的人而寫。
⚠️本系列書籍內容不適用於⚠️
非封閉場地
非單向行駛唯一路面場地
非柏油鋪設場地
高低地勢差異過大的場地
⚠️適合使用本書的人⚠️
幼幼入門
純初學者小白(從玩車發燒友轉戰賽道已經被汙染過的不算)
想跑非本地賽道的人
對挑釁在跑賽道的朋友有興趣的人
技術已達到穩定輸出苦於卡關求突破者


目錄
內容未經授權禁止使用
⚠️自我健康狀態評估⚠️
本書使用方式&快速傳送門
「初入門的賽道純新手小白」導讀
「只為看RCBE是什麼工具的中老鳥」導讀
RCBE的核心邏輯【用圖說】
✶屬於【個體】的基本觀念&認知
✷基礎or來源不明的認知迷思
✷潦草的簡易Q&A
Q:常有車友討論時說「只要這樣、只要那樣,就能做到這樣、或那樣」真的嗎?
Q:很多人都説檔車不需要掛太出去,真的嗎?
Q:網路上怎麼這麼多照片都去磨肘肩還是磨頭啊?那樣比較快嗎?
Q:研究了網路上能查的所有資料、也確定自己學習能力不差,但為什麼總覺得別人教的東西都跟我體會到的不同?
✷事關除了自己以外的人事物,一切都是相對、一切都是參考、無盡的選擇
❓你或許有過疑惑〃Maybe you have questions 同樣轉油門按煞車、賽道和山路的差別在哪?
技術極端化和確實的目的 vs 交通本質
跑山舒壓放鬆快樂 vs 賽車背負壓力堅持的充實感榮譽感持續刷新
賽道上有兩個極限,技術&生命;馬路上只有一個極限,生命。
技能的熟練度 & 安全性的提升?風險的下降?
✶取得賽車場完整圖
開始畫RCBE賽道圖!
「你知道賽車場跑道設計的原則嗎?」
✷規範普及幾個設計規則&國內賽車場現狀:
✷繼續畫RCBE賽道圖
✷修正RCBE賽道圖︰不是有編號的地方才有彎
✷判斷同軸彎
✷彎的長相︰彎長得跟你以為的很不同
❓你或許有過疑惑〃Maybe you have questions 明明不只一個彎,為什麼賽道板上教學都只講一種過彎?
✶RCBE的圖形關係⊚⚇
✷兩個圓⊚的關係
✷兩個圓心⚇的關係
✷貫穿兩個圓心的那條線—
✷任意角和貫穿圓心的直線相交的正方形☐
✷連續彎緊鄰或重疊的四個/多個圓能知道
✷本書【彎】的3個階段&對照RCBE圖型的重點事項
✸入彎
✸彎中
✸出彎
✸孤老獨身彎
❓你或許有過疑惑〃Maybe you have questions 為什麼RCBE使用的都是正圓形/正方形?? 騎車不是常常說各種三角▲△◥◢◣◤▽▼嗎?
✶上賽道前必須知道的事
✷細分油門&剎車
✷細分時間感
✷細分區域/區塊感
✷鍛鍊肌耐力&協調性/平衡感
✷什麼是迴旋/迴旋性?是人還是車來決定?
✷為什麼要卡普?卡普和不卡普的差異?
✷多騎不同類型的車,車之間落差越大對訓練體感越有幫助
✷原廠的FULL、改裝的FIT
✷考慮自己的,別猜車子的
✷出國受訓不能改變騎車時腦子不夠用的現實
✷如果必須住在賽道裡才【會】騎那條賽道,那國內排行榜衝一衝就好
❓你或許有過疑惑〃Maybe you have questions 常聽到很多騎車操作的專業術語,為什麼這本書寫得像作者沒唸過書一樣用詞極度直白、完全不專業?
不信會模糊焦點? 來看看目前國內廣為流傳歌頌的那些「專有名詞(偽)」隱藏了多少認知誤差在裡面。
配速?
早/晚/快/慢進彎?
慢進快出/快進慢出?
彎的緩/急?
外內外?
APEX/彎頂點?
躺進彎/出彎車立直?
逆操舵/逆操舵後的逆操舵?
✶上、賽、道!
✶視覺極限的心魔
✶溝通常犯的錯
✶離開賽道後
✷檢討的重點
✷與賽道分析師、技師或旁觀/協助者的溝通
✷養成寫自剖紀錄反思的習慣
✷瞭解自己、讓別人瞭解你
✷書都要結束了所以RCBE到底怎麼用、用在哪?
✶結語
被規則保護的絕對底線:
TSR側面讓我看到的那些事
賽道上沒有意外,只有事故。
賽道上可以靠錘鍊技術降低事故傷害,但馬路上的意外只能期待奇蹟。
裝備既是限制也是保護,是過往百來年全世界賽車前輩們留下的美德,好好穿著,盡保護自己的全部責任。
極具欺騙性的好人皮———戰逃反應 &「喔」。
ROC的摩托車選手到底缺乏什麼?為什麼國外來的選手大多都比我們快?為什麼我們去國外比賽總是慢慢被拉開?
資訊不對等?資訊錯誤?那要怎麼讓資訊變成對等、消除錯誤?
怎樣才算是正確的資訊?
✶後記
特別感謝
附錄ⅰ‧關於體感&先天生體條件的碎碎念
附錄ⅱ‧正指向&反指向和你以為的很不一樣
附錄ⅲ‧10歲≧幼幼入門
附錄ⅳ‧RCBE【用圖說】全書使用詞&相對詞彙對照
附錄ⅴ‧全書註解
